天使之伞--农药中毒急救网移动版

网站首页 > 中毒急救 > 其他中毒 >

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有机茶叶杀虫剂中毒1例


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有机茶叶杀虫剂是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和苏云金杆菌(Bt)加入高效渗透助剂复配而成的昆虫病毒新型生物农药[1]。因其与转基因抗体有关而获得广泛使用,药品使用说明和大量文献均报告其对人体无毒。我院收治l例患者却因服用苏云金杆菌有机茶叶杀虫剂导致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7岁,在校学生。因“自服杀虫剂农药(剂量不详)伴全身乏力14d,伴恶心呕吐、心悸10d,加重2h”于2012年7月23:13:17时人院。患者于2012年7月17日下午初诊,主诉“误服农药4d,伴头昏、恶心、心悸、呕吐1d”,当日无异常,第二日感全身无力,偶有出汗流涎。无腹痛、腹泻、无发热寒战、无咳嗽,无四肢抽搐及意识障碍。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皮肤黏膜湿润,无瘀点瘀斑。未闻及异味。口部未见分泌物流出,心、胸、肺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血常规:白细胞3.58×109/L↓,中性细胞比率41.7%↓,淋巴细胞比率42.5%↑,单核细胞比率8.9%↑,嗜酸性粒细胞比率6.1%↑,中性心粒细胞比率1.49%↓,其余项目正常。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等肝功能指标及血清中钾、钠、氯、钙、镁、磷值均正常,磷酸肌酸激酶280U/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76次/min、QT/QTC间期366/413ms,心电轴不偏。患者拒绝住院治疗自行离院。

2012年7月22日下午复诊,体格检查:神清神萎,皮肤黏膜湿润,无瘀点瘀斑。心、肺、腹部仍无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45×109/L↓,嗜酸性细胞比率0.3%↓,嗜酸性细胞0.01↓,其余正常。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主要指标正常,血清钾3.45mmoL/L↓,其余电解质正常,磷酸肌酸激酶205U/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HR46次/min、QT/QTC间期427/437ms,心电轴不偏。诊断为农药中毒伴心肌细胞损伤、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低血钾症。医嘱给予静脉滴注还原谷胱甘肽、维生素C,常规胰岛素极化液(GIK)保护心肌,补钾。

2012年7月23日上午二次复诊,自诉“仍头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格检查与前日仍无明显变化。复查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13项均正常。门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C5g+极化液l组+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10g,奥美拉唑钠40mg,格拉司琼3mg止吐。输液于当日临近17时结束,仍感头昏,出大汗,伴心慌,收入院治疗。人院时查体:T:36.5℃,HR:65次/min,R:22次/min,BP:100/70mmHg,自动体位。未闻及特殊异味。双侧瞳孔直径4mm,对光反射灵敏。皮肤、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65次/min,律偶有不齐,A2P2无亢进,各瓣膜区无杂音。腹软无压痛。17:32时出汗多,20:28时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呼之不应,唇发绀。心电提示呈室扑,2min后转为室颤,氧饱和度由正常值范围下降到60%,BP:60/40mmHg,呼吸微弱,很快脉搏不能扪及,瞳孑L直径4.5mm,对光反射消失。药物除颤后转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继续药物除颤。20:40时呼吸心跳骤停,脉搏血压测不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直径5mm。改为气管插管给氧,持续心肺复苏、电击除颤等抢救40min后无效死亡。

2 司法鉴定报告

2.1毒化检验报告:心血中未检出有机磷农药、巴比妥类、吩噻嗪类、苯二氮覃类、三环类抗抑郁药、拟除虫菊酯及毒鼠强。

2.2法医解剖病理学诊断

①急性间质性肺炎伴左肺下叶肺膜破裂、双侧气胸、急性肺淤血、水肿;②急性心外膜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轻度肺气肿;④慢性肾盂炎(轻度);⑤腹腔积液(淡暗红色液体约30mL);⑥脏器(心、肝、肾、脑等)淤血水肿,实质细胞变性坏死;⑦部分脏器(胰腺、胃肠黏膜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自溶。

2.3病理分析

未发现机械窒息死亡证据;排除常规毒物中毒死亡;未发现过敏性休克致死证据;尸检发现的肺膜破裂、双侧气胸等却无外伤证据,可排除机械损伤所致。

3 讨论

根据关雄、蔡峻的研究报道[2],早在1955年,我国就首次正式报道了Bt的有关研究,迄今已有60年。目前,苏云金杆菌广泛应用在生物农药中,2012年,在我国126家企业出口的196种登记生物农药中,Bt产值已达1160万美元,占所有生物农药出口的51%。同时,苏云金杆菌因其特殊的成分,在转基因作物种植中也有广泛应用,不仅可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还能提高作物产量。

目前为止,由苏云金杆菌制成的农药说明书和有关文献,仅涉及动物实验,实验内容均认为苏云金杆菌生物农药对人畜无害。但根据周帼萍,袁志明等的研究报道[3],蜡状芽孢杆菌能产生一种呕吐毒素和多种肠毒素,可引发呕吐和腹泻型食物中毒,而Bt与蜡状芽孢杆菌间的区别微小,仅仅在于Bt在芽胞形成时,在杀虫质粒编码下,可产生位于芽孢孢外膜外的伴胞晶体。经基因组同源性分析,Bt与蜡状芽孢杆菌在基因水平上无明显的差别。因此,Bt也能产生类似蜡状芽孢杆菌的肠毒素,结合本文病例的病理分析,病理特征均符合Bt导致动物死亡的解剖证据。因此,本文高度怀疑病例系苏云金杆菌中毒,是一个由慢性到急性快速加重导致死亡的过程,在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

根据初明、王月丹等的文献报道[4],高剂量的Bt蛋白尽管不会导致畸形和突变,但对仔鼠的骨骼骨化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同时,Bt蛋白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及机体的免疫应答均存在潜在威胁。同时,由于转Bt蛋白基因作物的遗传物质可能污染其它作物,因此必须严格限制和控制转Bt基因作物的种植[5]

综上所述,苏云金杆菌类农药是否对人体有害,需要进行长期深入的大宗样本研究,而转Bt蛋白基因作物是否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同样存疑。因此,对待苏云金杆菌类农药的使用和转Bt蛋白基因作物的食用应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