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油中毒152例临床报告
时间:2018-11-02 07:03 来源:新医学1989年02期 作者:罗国辉 点击:次
广东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罗国辉 红花油中毒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152例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152例中,男34例,女118例,年龄12~77岁;住院12小时~4天,服毒量6~50毫升;服毒至抢救时间10分钟~8小时,死亡5例,病危自动出院2例,治愈145例。 临床表现见表。 152例中74例尿常规检查,26例(35%)异常,主要是出现蛋白、管型和红细胞,94例检查白细胞,39例(41.5%)增高,一般是10000~15000,65例查肝功能,2例(2.9%)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84例查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和非蛋白氮(NPN),59例(70.2%)CO2CP有不同程度降低,最低为22.4容积%,17例(20.2%)NPN轻度升高,69例查心电图,27例(39.1%)有异常改变。 典型病例 女,2岁,住院号56090。自服红花油50毫升,8小时后送入院洗胃、抢救。入院时烦躁不安,诉头晕、腹痛若喉头烧灼感,面色苍白,体温36.8℃,脉搏120次,呼吸40次,血压110/70,全身湿冷,心率速,律整。不久转入朦胧状态,腹胀,尿潴留,体温39.6℃,呼吸促,心率150次,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心肌劳损。CO2CP22.4容积%,NPN50毫克%,尿蛋白(+),红细胞(十)。经输液补碱、吸氧、强心、利尿、激素及对症治疗等于入院后42小时因中毒性心肌炎、肺水肿死亡。病理检查结果: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部分肺泡腔内见有淡染伊红色液体;部分肺泡壁增厚或断裂。肝细胞索离散,部分肝细胞核模糊不清,多数肝细胞可见大小不等空泡。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细胞间界线不清,管腔变窄,小数肾小球纤维化。 讨论 1.红花油是国外生产的外用擦剂,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等。本地常用多为新加坡出产的依马打红花油。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等多种,芳香油类,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致脑水肿,影响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可致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或对消化道、肾脏有直接刺激作用。据本文病理报告,说明红花油对多器官、多系统均可造成损害,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2.中毒程度一般与服毒量、洗胃抢救迟早有关:服毒量>30毫升多有明显中毒症状,本组5例死亡病人服毒量均>30毫升。水杨酸甲酯的致死量为:4~30克[1],而红花油中水杨酸甲酯的含量可达70~93%,因此服毒量>30毫升是很危险的。洗胃、抢救的迟早与中毒的程度及预后关系很大,时间越迟,中毒越深,预后越差。相反乏即使服毒量多,但洗胃催吐及时、彻底,其预后就较好。本组5例由于服毒量多,洗胃、抢救时间迟而致死亡。由于本组多为青壮年,故年龄与中毒关系未能明显比较。 3.主要抢救治疗措施:及时彻底洗胃、催吐、导泻、输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出,注意加强对症处理,及时补碱纠正酸中毒促使水杨酸甲酯从尿中排出。要特别注意预防和治疗肺水肿、脑水肿。注意电解质平衡。国外文献还报道可采用血液、腹膜透析,换血疗法等以排除毒物。危重者输血亦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志周.急性中毒.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65 文章来自:新医学1989年02期75-76页 |
- 上一篇:口服正红花油死亡1例的教训
- 下一篇:红花油中毒14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