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重放
5月1日,在广东韶关翁源滑水山,深圳山地救援队搜救中队队长张纯良(网名凉树)组织的训练活动发生意外,3名队员因误食野菜致食物中毒,张纯良遇难,另外两名队员下山后经医院检查治疗后已无碍,并已平安返回深圳。
深圳晚报记者 黎晓斌
昨晚,深圳山地救援队召开了事故总结和说明会,并请来了心理医生对参加这次活动的所有队员进行了心理辅导和释放。“生命没有第二次”,在沉痛悼念遇难山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好好想想,怎样从这次“血的教训”中得到深刻的反省……
还原真相
事发于野外食物采集训练
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昨天就事故经过及处理过程发出了通告,交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4月下旬,深圳山地救援队搜救中队队长张纯良分别在“深圳山地救援队圈子”及“深圳山友网站”发起“搜救中队野外生存训练活动”召集。4月29日活动队员一行21人(其中深圳山地救援队队员11名,户外运动爱好者10名,共15男6女)由深圳出发,30日凌晨到达位于广东省英德市与韶关市翁源县交界的滑水山地区,30日晚到达营地扎营。5月1日中午,队伍进行野外食物采集训练,采集目标主要有水芹菜、虎杖、野笋、野青蛙等,吃完午餐后并无不良反应。当天傍晚,队员们正常进食面条后,队员沈红兴、孟健于18时30分先后出现呕吐、休克、痉挛等状况,现场队员立即采取灌水后催吐等方式进行紧急施救,两名队员情况先后稳定。当时队长张纯良也参与了救援;但在20时左右,张纯良出现比两名队员更严重的呕吐和痉挛现象,且无法灌水,其他队员全力施救无效,张纯良于5月1日20时45分失去生命体征。
由于营地及附近区域无手机信号。5月1日20时,队伍派出两名队员下山求救,在距离营地直线距离数百米的垭口找到手机信号,20时50分报警并向深圳山地救援队信息指挥中心求援。深圳山地救援队立即启动3RW救援预警,并于23时完成集结,共23名行动队员前往翁源县铁龙镇蓝屋村,同时通过深圳信息指挥中心了解山上队员情况,并由医疗人员指导山上队员对中毒队员进行施救。其余两名中毒队员经救助逐渐好转。5月2日6时,深圳山地救援队搜救队伍到达蓝屋村,在当地政府、公安部门、村委的组织协调下于9时10分与遇险人员汇合,并于13时50分将两名伤员及其他队员护送下山到达蓝屋村。由于遭遇暴雨、雷电、龙卷风等恶劣天气,张纯良的遗体只能于5月3日15时40分运送下山并移交警方,另外20名队员已返回深圳。
一点疑问
经验丰富的老山友为何遇难?
张纯良是一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老山友”,遇到过很多复杂的户外运动事故,是深圳山地救援队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是深圳山地救援队搜救中队队长,为什么会犯下这种错误?
深圳山地救援队队长、这次滑水山救援行动负责人石欣(网名:男人老狗)说,张纯良召集这次集训活动的本意,是希望提高救援队员在野外的生存能力。但是野菜在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特性。在食用采集到的野菜之前,应该结合这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大量的调查工作,并一定要征询有丰富经验的当地人。根据当地警方的调查结果,张纯良是误服了水毒芹(野芹)致死的。这种水毒芹从外观来看与普通的水芹菜差别很小,以往也没有相关的案例。再加上张纯良在自己可能有中毒迹象后还给另外两名中毒队员施救,加速了毒性发作并错过了施救的最佳时机,是一个让人叹息的悲剧。
深圳山地救援队:
做好心理辅导,明确安全监督
深圳晚报记者黎晓斌报道 滑水山事故发生后,深圳山地救援队立即启动了救援行动。救援结束后,相关队员的心理辅导、释放工作已经展开。昨天,以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曹峻为组长的“张纯良同志治丧工作小组”正式成立,并立即开始七个方面的工作。
深圳山地救援队队长石欣昨晚表示,经过这次事故后,今后所有救援队的培训工作都必须有安全备份,并配备安全监督员,新的训练科目必须上报队部会议通过。
曹峻说,野外食物采集训练不在山地救援队的操作科目和训练标准中,这次的教训是惨痛和深刻的。“山地救援队作为一个志愿者性质的救援者组织,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准则还在探索中。山地救援队正认真做好事故的总结工作,请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帮助救援队的成长。”
【深圳山地救援队】
2008年7月成立,是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分支机构,受深圳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所有队员均为志愿者。2010年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授予深圳山地救援队“深圳市山地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称号。
【水毒芹】
又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芹叶钩吻、斑毒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似芹菜。常因误食中毒。
芹分家芹(人工栽种食用芹菜)和野生芹菜两大类,有些野生芹有毒,不能食用。毒芹生长在潮湿地方,其叶像芹菜叶,夏天开花,全裸有恶臭。全棵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吃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的可造成死亡,能麻痹运动神经,抑制延髓中枢。人中毒量为30~60毫克,致死量为120~150毫克;加热与干燥可降低毒芹毒性。致死期最短者数分钟,长者可达25小时。
http://wb.sznews.com/html/2011-05/06/content_1555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