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中医治疗撷萃
时间:2018-07-31 06:45 来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 作者:周金艳,多堂豹,任 点击:次
周金艳 1,多堂豹 1,任丽珠 1,赵文 2* (1.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72;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四川 成都 610072)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患者在较短的时间段内,一次过量饮酒或酒精类饮料导致体内酒精含量急剧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身体机能出现异常,可见语无伦次、行为失常,甚至错乱等症状,对患者危害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寻找一个绿色、安全、快速有效的疗法备受医疗行业的关注。中医药在酒精中毒治疗当中取得良好效果,逐渐得到领域内重视,对近几年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研究,作者进行了研读和总结。 1 单味中药、中药提取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研究1.1 葛根素、葛花、葛根领域内专家汪晓娟[1]进行研究和总结得出,患者服用葛根能够加快酒精分解代谢,是由于在葛根素作用下体内超氧化歧化酶活性增加,且细胞中大量氧自由基得到清除。另外, 葛根中非常关键的成分是葛根总黄酮,可以有效保护肝脏功能、修复肝脏病理损伤,当酒精中毒后垂体后叶素增多导致冠脉痉挛时,葛根总黄酮可以起到与垂体后叶素的对抗作用,从而减少患者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及脑出血等情况。专家高学清等[2]对小属进行急性酒精中毒建模实验, 使用葛根、葛花进行治疗,经此治疗后小鼠对酒精的代谢速度更快,可更快速醒酒,醉酒潜伏期时间更长,酒精在体内吸收量减少,小鼠体内存留更少的乙醇。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葛花的解酒效果稍逊于葛根,葛根水提物的解酒效果又不如葛根醇提物。 1.2 五味子周园等[3]对五味子展开预防酒精中毒和解酒效果研究分析,对小鼠进行治疗研究得出结论,将五味子以水做为溶剂进行溶解提取,浓缩而形成的提取物给醉酒小鼠服用,发现其平衡能力改善,肢体统调能力加强,醉酒后的异常行为减少,醉酒潜伏期更长,减少死亡数量。得出结论,对于醉酒患者,五味子水提取物能够起到有效解酒、降低死亡率、增强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 1.3 泽泻对于泽泻醉酒预防和治疗效果,张莹等[4]使用大鼠建模展开研究,将泽泻水煮后给醉酒大鼠服用,发现体内乙醇含量减少速度变快,提示泽泻能促进机体酒精代谢,有效对肝脏进行保护,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发生率。 1.4 蜂蜜针对蜂蜜醉酒预防和治疗效果,梁璐璐等[5]深入分析蜂蜜组成成分,发现黄酮类、糖类及酚酸类等诸多有效成分,并使用大鼠进行醉酒建模实验,给大鼠服用蜂蜜后,发现大鼠体内醛脱氢酶活性增强,乙醇含量减少,预防急性酒精中毒。 1.5 枳椇子王文香等[6]使用大鼠建模展开研究,发现醉酒大鼠服用枳椇子后,肝脏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结合枳椇子现代药理研究内容,得出对于醉酒人群,服用枳椇子可以有效避免急性酒精中毒发生,并且得到良好的肝脏功能保护,受损肝细胞不会被进一步损害,还会得到修复。 1.6 高良姜针对高良姜预防和治疗醉酒效果,周利等[7]将高良姜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提取,得到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使两组醉酒小鼠服用后进行观察,两组醉酒小鼠服用后都可以在金属网上攀附更久,经详细对比后发现,高良姜水提取物能够更好的起到肝脏保护、解酒作用。 1.7 林下参与高丽参针对高丽参和林下参的醉酒治疗和预防作用,商捷等[8]展开研究,两种药物都能有效缓解醉酒小鼠症状,改善醉酒小鼠共济协调和平衡能力,减少反常行为,使其醉酒潜伏期更长,促进酒精代谢,保护肝脏并促进乙醇脱氢酶、谷胱甘肽指标正常,对比发现高丽参解酒效果比林下参略好。 1.8 裸花紫珠针对裸花紫珠的解酒效果,袁莉等[9]进行试验探索,醉酒小鼠服用后,体内转氨酶含量能够快速减少,睡眠耐受时间变长,有效降低死亡率。 2 中药复方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研究2.1 葛花解酲汤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陈萍等[10]进行临床研究,选取酒精中毒患者120人,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人,实验组60人。基于标准治疗两组均静脉滴注纳洛酮,另外治疗组每位患者口服或鼻饲100mL葛花解酲汤,八小时之后进行疗效观察和对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不及治疗组,治疗组患者能够更快解酒,且治疗后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好,具有较强临床实验意义,可以提供较好的借鉴意义。本方出自于《内外伤辨惑论》,在《金匮要略》也有记载,功用分消酒湿热,理气健脾。借其轻清发散之性使酒湿从表而解;二苓、泽泻渗水利湿,给邪气以出路从小便而出;人参、白术补中健脾等;该方发汗与利水并行以分消酒湿,消食理气与健脾益气同用以邪正兼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花解酲汤可提高乙醇脱氢酶活性,抑制丙二醛升高,减轻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功能,因此酒积伤脾者均可用此方治疗。 2.2 解酒护肝方俊贤等[11]总结叶勇教授应用本方临床经验,提示解酒护肝方可干预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大脑皮质是乙醇进入体内最先产生作用的地方,患者会出现过度兴奋、失去平衡、行动失常、脸部潮红,伴有语无伦次,狂躁易怒,予解酒护肝方解酒醒脾,清热生津,基本方药组成为:枳椇子30g葛根30g桑葚10g枸杞10g沙棘10g肉豆蔻10g乌梅10g菊花10g余甘子15g柚子皮10g等。叶勇教授认为,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可直接温水1000mL冲服,不间断温服或鼻饲,效果明确。 2.3 黄连温胆汤在急性酒精重度治疗过程中,魏波等[12]将纳洛酮单用患者与纳洛酮合用黄连温胆汤灌胃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两药合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纳洛酮单用,两药合用后患者能更快速清醒。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纳洛酮合并黄连温胆汤灌胃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睡眠时间,增加耐受时长,明显改善症状。 2.4 荆防败毒散加减对于荆防败毒散加减醉酒治疗效果,童妍等[13]展开研究,给醉酒小鼠服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后发现,小鼠体内乙醇代谢速度加快,醉酒引发的行为异常等症状得到缓解,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解除酒精作用,恢复正常生理状态。 2.5 醒脑静注射液对于酒厥患者,解维刚[14]展开临床治疗研究分析,对此类患者使用醒脑注射液,加用参附注射液,患者因酒精过量产生的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和症状得到缓解,能够增强其自主活动能力,缩短患者睡眠时间,体现出良好的促神志清醒和抗休克作用。另外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治疗,郑军梅等[15]持不同观点,主张纳洛酮与醒脑注射液合用效果更优,能够得到显著地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效果,两药合用有效减少睡眠时长。 2.6 天麻素注射液张宇等[16]临床研究提示,天麻素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减轻乙醇和乙醛的毒副性作用,减轻因酒精中毒导致组织的缺血炎症等反应。 3 针刺等其他方法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研究程小娟等[17]除用传统药物外,还选取穴位按摩、针灸等外治法帮助患者早起迅排出毒物,减少酒精的吸收,对预后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脘、中府、胃俞、足三里、石门等是选用频率最高的有效穴位。赵文等[18]通过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得出,选取足三里、合谷穴联合醒酒颗粒,可明显缩短止吐时间及降低共济失调积分。针药相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疗效明确,对于进一步探索中医药的内在机制及多方案组合使中医药充分发挥调和人体气血阴阳,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的诊疗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常规治疗方式,白燕等[19]将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方式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据临床观察研究发现,患者睡眠时间减少且大脑功能明显改善,加用该治疗方法后,患者明显感觉活力增强,更快恢复神清气爽之感,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有非常好的治疗使用价值。郑瑀等[20]对于针灸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效果,使用小鼠建模进行观察研究,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水沟穴和百会穴电针治疗,翻正反射时间能够得到明显减少,小鼠脑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体内丙二醇减少。研究得出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细胞膜表面流动性脂质量在酒精浓度过高环境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机体自我保护功能被电针方式激活,脑组织中的氧自由基被增强活力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因此可以防止患者脑细胞受损,并且得到更好的保护。 4 讨论综合历代医家和近、现代的酒精中毒理论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药理机制,研究一种中医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简便可行方案势在必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多利用现代仪器对中医解酒的方与药进行分析、提纯,深入到了分子、化学水平来研究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对醒酒的作用,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中药讲究配伍,突出强调四气五味七情,在中草药炮制、水煎的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物理与化学变化,仅用现代的仪器是无法详尽剖析的,因此也未能充分挖掘出中医药的潜能。如何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在中药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药配伍间的相互作用,用最少的药使中药的配伍力量达到最强、最有效,这方面应该作为治疗醒酒的一个突破口和研究方向。探索多形式、多途径的中医诊疗手段、中医药组合方案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上应用中医综合方案来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用之甚少且组方不够严谨,治法不够统一。中医治疗急性酒精中毒,除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制剂外,穴位按摩、针灸等也有很大探索空间,急需规范急性酒精中毒中医诊疗方案,从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