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为一类具内吸作用的激素型除草剂,包括2,4-滴、2甲4氯、2,4,5-涕及其丙酸、丁酸等,急性中毒以2,4-滴丁酯比较多见,主要为口服中毒。 【中毒机制】 中毒机制尚不清楚,2,4-滴有胆碱能、减少胰岛素分泌、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形成、减少肝肾脑和肌肉耗氧量,降低平滑肌张力等作用。对人的毒性作用比实验动物大。 【临床表现】 口服后潜伏期为1/2-数小时,开始恶心,呕吐,很快出现神经症状,如肌束震颤、步态不稳、眼球震颤、面肌抽动、流涎、表情淡漠、嗜睡、全身肌肉疼痛,重者有阵发性痉挛、癫痫样大抽搐。可伴有血压下降,一过性血糖增高,心、肝、肾损害和休克等,最后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致死。 【诊断】 根据接触史或口服史和逐步加重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可作诊断。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进行毒物检测。 【中毒救治】 (1)口服后立即催吐、洗胃,洗胃液为2%-4%碳酸氢钠液,洗胃后由胃管注入活性炭悬浮夜,用盐类泻剂导泻。皮肤污染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洗净。 (2)解毒治疗无特效解毒药,口服10%硫酸亚铁溶液10ml,每15~30min一次,连续3~4次,可加速毒物分解。 (3)对症和支持治疗 a.补液利尿,促进毒物排泄。 b.早期使用皮质激素,增强机体的应敦抗毒能力。 c.以利多卡因、硫酸奎尼丁治疗心律失常。 d.防治抽搐,肌肉痉挛可用副醛等灌肠,癫痫样大抽搐应用地西泮或戊巴比妥钠稀释后缓慢静注。 e.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防治因骨骼肌溶解产生的不利影响。
钟尚乾主编,急性中毒治疗学,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第3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