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急诊科的建设
时间:2016-07-04 06:28 来源:河南省急救中心 作者: 楚英杰 点击:次
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第23门专科。1980年,中国卫生部颁发了“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文件。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医院内急诊科。1995年,中国教育部正式将急诊科列为二级临床学科。自彼以降,中国急诊科走上发展之路,但是,此后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良好的社会保障;良好的社会保障,离不开有效的医疗保障;而医疗保障的尖兵,非急诊莫属!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急而不重要看急诊,急而且重更要看急诊,重而不急,不时也需急诊参与,比如转运、候床住院等;不急不重,也可能因患者时间所限(比如节假日才有暇看病)等,致患者就诊于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分分秒秒都不能关闭的一扇门窗;急诊科是医疗行为与死神较量最为激烈的主战场;急诊科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一把标尺;急诊科是培养医生综合素养最好的基地;急诊科社会效益、学术效益俱佳……急诊科本应是各级各家医院发展最好的、毫无疑问的发展的最好的科室。 然而,事实却迥然不同!言其发展道路艰难、曲折,言其建设水平差强人意,恐无争议。究其原因,业界共识:急诊科的发展模式不一、急诊科的专业范围不一、急诊科的学科建设方针不一、急诊科的人才培养策略不一……然则,最为关键者还是在于那旷世之争议:急诊科应该是条通道,还是应该是个平台? 笔者以下所言,毫无不尊重同行之意,只是想说明问题,恳请原谅、理解!医院各科,甚或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都有住院病房—供病人接受医疗救助、供医生系统诊治病人、供医生赖以积累经验以资不断成长的场所,独急诊科,在设置住院病房的问题上一直面临重重阻力,急诊医生就像失去土地的农民一般。另外一个相关的重要话题是:随医学不断进步,临床各科都在搞亚专业建设,即便全科色彩极为浓厚的放射科、超声科、儿科等也都不例外。独急诊科,虽贵为二级临床学科,不仅没有确切的三级学科,连专业范围都模糊不清,亚专业建设更恍如隔世之音。然而,不争的事实是,突然中风、突然心梗、突然骨折、突然肝脏脾脏破了的患者,却总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第一时间出现在急诊科。此时,是该让病人被当成接力棒一样在几乎永不通畅的绿色通道中转运,间或于几乎永在扯皮的急会诊中煎熬?还是应该让医院的人力、物力、体制围绕病人于一个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急救平台(所谓诊治一体化)上展开?值得认真讨论,值得抛弃一切杂念,高举患者利益至上的大旗,认真讨论。 由于上述以及上述未所述及的症结长期不解,造成中国的急诊科普遍表现为队伍不稳、业务不精、战斗力不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必须回答:这样的急诊科,能很好地保障病人和社会的利益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