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类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时间:2020-12-01 14:54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 作者: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 点击:次
1 前言 生脉类注射剂是指来源于古方生脉散,由人参、麦冬和/或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证的静脉注射制剂。目前主要包括生脉注射液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两种。 生脉散的处方首见于金代,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记载:“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1]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中率先对生脉散的方义进行了阐释:“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2]此后,历代医家对生脉散的临床应用多有阐发。20世纪八十年代,陈可冀教授主持研究发掘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的过程中,发现生脉散在宫廷帝王后妃临终抢救时应用非常广泛,于是采用醇提蒸煮法将生脉散制成注射液,并率先采用Swan-Ganz热稀释气囊导管研究生脉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证实生脉散能够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双相调节动脉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血管顺应性[3]。此后全国多家单位合作,先后研发出了生脉注射液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等中成药品种,丰富和发展了生脉类注射剂。 生脉类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3500余篇,并先后入选《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心肌损伤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等多个专家共识。为系统梳理和总结生脉类注射剂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医生更加规范、合理、安全、有效地应用生脉类注射剂,特编写本共识。 2 生脉类注射剂的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生脉注射液是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经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4种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分别在100.2~192.6μg/mL、61.1~133.5μg/mL、46.6~301.6μg/mL和0~46.7μg/mL之间[4]。目前已采用HPLC建立了生脉注射液的指纹图谱,指认了23个特征色谱峰[5-6]。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经二次超滤制成的冻干粉针剂,是目前国家唯一批准上市的粉针中药强心剂。从药材、提取物、成品,全过程均进行指纹图谱控制,建立了包括HPLC法等22种定量方法。总固体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达到70.84%,可测成分含量达到90.07%。在指纹图谱中体现的明确结构成分达到94.66%[7]。 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生脉注射液中的人参皂苷Rc达峰血药浓度和表观分布容积均低于参麦注射液,而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仅达峰血药浓度低于参麦注射液,表观分布容积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人参皂苷Rb1在心绞痛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8-9]。 3 生脉类注射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3.1 保护心肌细胞 3.1.1 抗缺血缺氧损伤 实验研究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够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损伤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降低缺血缺氧对心肌的损伤,改善小鼠的心电图T波升高现象,显著改善小鼠心肌组织氧化损伤状况[10-11]。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还可以明显减轻低氧环境所致心肌细胞的肿胀和空泡化,增加心脏收缩功能,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1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以通过调控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kappa-B,NF-k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等12条主要信号通路发挥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13]。 3.1.2 抗缺血再灌注损伤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不同的给药时间点均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减少心肌炎性细胞浸润,改善心功能,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损伤[14]。生脉注射液能够清除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氧自由基,减少心肌酶的释放,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15]。 3.1.3 抑制细胞凋亡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够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调节B泪巳细胞瘤-2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B-cell lymphoma-2 associated X Protein,Bcl-2/Bax)的表达比例,平衡线粒体膜电位和提高腺节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含量,进而改善线粒体功能异常,其机制与激活腺甘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有关[16]。生脉注射液可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表达量,减少肌酸激酌MB同T酶释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可溶性死亡受体4可溶性死亡受体5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17-18]。 3.1.4 抑制心肌纤维化 在冠状动脉结扎诱导的心肌重构和心衰模型中发现,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通过抑制MAPKs通路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减少心肌组织胶原沉积,从而抑制心肌纤维化[19]。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中,生脉注射液可以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进而抑制心肌纤维化[20]。在腹主动脉狭窄大鼠模型中生脉注射液不仅能防治心肌肥厚,而且能保护肌浆网钙泵功能,防止心肌钙超载损伤[21]。 3.2 保护脑组织和神经细胞 3.2.1 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脑组织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增加脑血流量,改裨脑部代谢,增加内皮细胞活力,其作用机制与上剃脑部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NF-KB/p65和Rho相关激酶1/肌球蛋白轻链(Rho-associated kinase1/myosin light chain,ROCK1/ML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和mRNA的表达有关[22,23]。 3.2.2 调节内质网应激和神经细胞凋亡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够明显抑制与内质网应激相关的蛋白表达和信号通路,悯节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蛋白激酶Cδ/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protein kinase Cδ/dynamin-related protein1,PKCδ/Drp1)介导的线粒体过度裂变,抑制神经细胞凋亡[24,25]。 3.3 保护血管内皮 缺氧复氧实验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主成分之一五味子醇甲能够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降低LOH,MDA含量,减少活性氧的生成,减少内皮细胞缺氧、复氧的损伤[26]。生脉注射液中的人参皂昔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最强,是生脉注射液保护血管内皮的活性部位[27]。 3.4 抗休克 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休克脱证与内毒素引起的全身微血管渗出相关。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含有收涩固摄的五味子醇甲和补气固摄的人参皂背Rb1改善LPS引起的鼠类脑、肺、肠系膜的微血管渗出和器官损伤,抑制了调控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异常,恢复了ATP的产生,改善了微血管渗出的细胞间途径,抑制了血浆白蛋白和水的漏出,发挥了补气固摄的作用机制。有可能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早期,大面积肺水肿、低血压、呼吸宫迫时,发挥救治作用[28]。生脉注射液的抗休克作用与抑制LPS刺激RAW264.7细胞所致的NO生成增加,抑制PKC激活和细胞内钙增加,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提高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有关[29-31]。 3.5调节免疫,抑制肿瘤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显著促进免疫低下小鼠的碳粒廓清功能,增加脾脏指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从而改善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免疫低下[32]。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肿瘤细胞中P-糖蛋白的表达,增加肿瘤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33]。 4 生脉类注射剂的临床研究 4.1 心力衰竭 一项包含35个参研单位的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入组1134例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心功能提高的显效率为52.83%,有效率为34.63%;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减少的显效率为27.47%,有效率为59.63%;提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评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4]。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将30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3%),且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以及N末端B型脑钠肤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35]。另一项RCT研究将48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连续用药2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36]。一项纳入18个RCT研究共计1939例患者的Meta分析和一项纳入13个RCT研究共计1001例患者的Meta分析均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在提高临床综合疗效、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降低NT-proBNP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38]。另外有两个系统评价,分别纳入25个RCT研究共计2381例患者和11个RCT研究共计879例患者,结果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提高2.96-4.45倍,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39,40] 。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显示,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同时生脉注射液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升高患者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水平,下调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改善患者的预后[41-46]。一项纳入12个RCT研究共计939例患者的Meta分析和一项纳入14个RCT研究共计942例患者的系统评价均显示,生脉注射液联合西药可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中医症状疗效、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降低血浆BNP水平,从而较单用西药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47,48]。 一项RCT研究提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用西药治疗,且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射血分数显著提高[49]。一项RCT研究将60例对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标准化西医治疗及标准化西医治疗加上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结果显示治疗组无论是在BNP数值下降方面还是在6分钟步行距离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0]。一项RCT研究将6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米力农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结果显示治疗组NT-proBNP降低福度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51]。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生脉类注射剂对特殊类型的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2 冠心病心绞痛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开展的Ⅳ期临床研究纳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61例,结果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明显减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轻受试者的心绞痛病情分级,改善部分人群的心电图缺血表现,减少硝酸甘汕的使用量[52]。一项RCT研究纳入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于)14天,结果显示治疗组硝酸酷类药物停减率及心电图指标和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53]。一项纳入14个RCT研究共计932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脉注射液可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54]。一项纳入6个RCT研究共计518例患者的Meta分析和一项纳入8个RCT研究共计1156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对比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加安全有效[55,56]。 4.3 急性心肌梗死 针对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一项纳入18个RCT研究共计1258例患者的系统评价和一项纳入15个RCT研究共计1114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可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及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57,58]。另一项纳入4个RCT研究共计3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医常规治疗联用生脉注射液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59] 。一项纳入248例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RCT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结果显示治疗组NT-proBNP、LVEF、心肌肌钙蛋白I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0]。另一项纳入120例成功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CT结果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丹参酮Ⅱa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61]。 4.4 辅助治疗肿瘤 一项纳入9个RCT研究共计585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总有效率是单纯化疗的1.67倍,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62]。另一项纳入6个RCT研究共计615例患者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了生脉注射液防治蔥环类抗肿瘤药心脏毒性的效果,结果显示加用生脉注射液后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均显著改善[63]。一项纳入14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RCT研究结果显示在单纯化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可以使白细胞降低的例数及程度显著改善[64]。另一项纳入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RCT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联合化疗能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恶心、呕吐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5]。一项纳入162例癌症相关疲劳患者的RCT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对癌症相关疲劳有一定疗效[66],另一项纳入96例胸部肿瘤患者的RCT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67]。 一项小样本的临床研究证实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化疗所致顽固性呃逆有效率可达95.65%[68],另一项RCT研究结果显示硫酸吗啡缓释片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吗啡,能够减轻吗啡的不良反应[69]。此外,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不仅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还可以促进化疗导致心脏损伤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70]。 4.5 休克 3项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显示,针对感染件休克患者,生脉注射液可以改善氧代谢邯1节血清细胞因子、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脏1节内皮素I和一氧化氮表达,进而提高临床总有效率[71-73]。一项前瞻性RCT结果显示患者严重烧伤后早期应用生脉注射液可有效的防治”休克心”损害,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74]。两项分别纳入164例和1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件休克急诊患者的RCT研究结果均显示生脉注射液可显著增强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脏泵血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75,76]。 一项纳入9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RCT研究结果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多巴胺组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较多巳胺组持久,改善心功能效果更加显著,维护血压更加稳定[77]。另外两项小样本RCT研究结果显示连续14天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气阴亏虚型休克患者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78,79]。此外,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于较短时间内降低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改善微循环灌注和组织氧代谢情况[80]。 4.6 缺血性中风 一项纳入8个RCT合计74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Meta分析和一项纳入12个RCT合计9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均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1,82]。另一项纳入6个RCT研究共计531例患者的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83]。此外,一些RCT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对电子计筛机断层扫描指导下的轻中度脑梗死超时间窗溶栓患者预后有改善作用,对老年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参数有明显改善作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也有一定疗效[84-86]。一些RCT结果显不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更加显著[87,88]。 4.7 病毒性心肌炎 一项纳入14个RCT研究共计1492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89]。另有两个样本量分别为376和348例的RCT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心肌荫的改善均明显提高[90,91]。 4.8 低血压 一系列小样本的RCT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针对原发性低血压,经生脉类注射剂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和射血分数均明显提高,效果显著优于维生素和肌甘[92,93]。另有一些RCT研究结果提示生脉类注射剂可以有效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94-96]。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低血压,一项纳入5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与多巴胺联用可取得较单用多巴胺更好的升压效果,提示生脉注射液可能有益于急性心肌梗死后低血压的改善[97]。 4.9 其他 一些小样本的RCT研究结果提示,生脉类注射液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且对2型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有明显的疗效,对心率变异忤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98]。一系列小样本的RCT结果显示,无论针对慢性阳寒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还是慢性缓解期,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类注射剂静脉滴注,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免疫力[99,100]。注射用益气复脉(冻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和气阴两虚证的房颤疗效较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101,10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19, COVID-19)疫情发生后,生脉注射液被列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医治疗”重症期和(试行第六版、第七版)”中医治疗”重型项下的危重型”内闭外脱证”推荐使用。《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参考方案(第二版)》也推荐使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提示益气复脉可能COVID-19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03]。 5 生脉类注射液的安全性研究 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不良反应进行的文献研究共纳入文献51篇,包含患者7824 例,结果显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26%,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占28.6%,神经系统占20.4%,皮肤及其附件占22.5%,消化系统占20.3%,临床症状表现轻微,大多能够痊愈,无严重不良事件报道[104]。通过前眳性、大样本、多中心集中监测的方法,对自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全国44家医疗机构,对共计10767例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显不共19例发生不良反应,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76%,属偶见水平,主要见于皮肤及其附属系统[105]。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采用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4079例患者生脉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作真实记录,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23%0,95%Cl为(0.40%o,2.86%0);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轻度到中度,无严重不良反应[106]。同时,有研究对国家中心提供的1028例生脉注射液不良反应I事件报告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显不生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伴全身性损害(38.34%)、皮肤及附件损害(19.96%)、心血管系统一般损害(11.17%)、胃肠系统损害(6.92%)、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6.62%)、心率及心律紊乱(5.53%)、呼吸系统损害(5.34%)肌肉骨骼系统损害(5.14%);此外还有注射部位反应、变态反应、静脉炎、小便困难等不良反应的报道[107]。这些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速发型,多在用药后30min内出现,需要警惕过敏件休克。这些结果提示生脉类注射剂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要给予足够重视。 6 生脉类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建议 6.1 推荐以下情况应用生脉类注射剂 (1)心力衰竭,包括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和难治件心力衰竭; (2)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3)肿瘤的支持治疗和化疗辅助用药; (4)休克; (5)缺血性中风; (6)病毒性心肌炎; (7)低血压。 此外,生脉类注射剂对糖尿病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慢性阳寒性肺疾病、缓慢性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疗效。以上适应症的中医证候均应属于气阴两虚证。 6.2 注意事项 根据现有证据,建议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严格掌握生脉注射剂的适应症,权衡患者的治疗利弊,谨慎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不得将本品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用;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以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初始用药30min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救治措施。 顾问:陈可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冬青(新疆医科大学)、戴小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董吁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邓悦(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陈晓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陈伯钧(广东省中医院)、樊民(上泡长征医院)、樊瑞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方祝元(江苏省中医院)、顾宁(南京市中医院)、胡元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峻(江苏省人民医院)、俟爱洁(辽宁省人民医院)、贾林山(中西医结合心脑则管病杂志社)、孔洪四(川省人民医院)、李应东(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林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自门医院)、李易(玄南省中医医院)刘建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屈医院)、刘中勇(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红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勤社(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刘超峰(陕西省中医医院)、户健棋(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梁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林绍彬(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吕渭辉(广东省中医院)、毛静远(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毛威(浙江省中医院)、牛天福(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齐晓勇(河北省人民医院)、史大卓(中同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商洪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肖门医院)、冼绍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熊尚全(福建省人民医院)、吴宗贵(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永健(中同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延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永霞(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振涛(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肖龙(上海曙光医院)、王贤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玄生(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惠梅(黑龙江省中医院)、许滔(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健(中围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梅(山东大学齐售医院)、朱明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敏州(广东省中医院)、张艳(辽宁省中医院)、张虹(山西省人民医院)、周嘉(上泡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赵明君(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赵兴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赵英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执笔人:付长庚(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龙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黄明艳(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利益冲突:无。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猝死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下一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