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蛰伤诊治规范[团体标准]
时间:2020-07-21 22:06 来源:www.ttbz.org.cn 作者: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点击:次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蝎子蛰伤的病例有所增加,严重者可致多功能脏器衰竭,甚至死亡。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蝎子蛰伤后的诊治,降低其蜇伤后的风险,结合国内外在蝎子蜇伤诊治方面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制定本标准。 蝎子蜇伤诊治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蝎子蜇伤诊治的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治流程、诊治要求、治疗、健康教育。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对蝎子蜇伤患者的规范化诊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化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CADERM 3001 外伤后破伤风预防规范 T/CADERM 3008 严重过敏反应诊断和早期治疗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T/CADERM 3001-2019、T/CADERM 3008-201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蝎子蜇伤scorpion sting 指蝎子尾部蜇伤,毒液进入人体,以局部疼痛,甚或伴寒热、呕恶、抽搐等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注:蝎子种类和分布参见附录A。 4 总则 4.1蝎子蜇伤后应对其伤情进行评估,并与其他节肢动物致伤进行相鉴别,明确诊断,尽快进行处置。 4.2 蝎子蜇伤后立即清除伤口毒素、防止毒素扩散、减少毒素吸收,严重者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正确预防破伤风。 5 中毒机制 蝎子种类(参见附录A)不同毒性大小也不同,有毒的蝎子主要集中于钳蝎纲。野生山蝎毒性比家蝎强。刺尾蝎属和粗尾蝎属蛰伤以神经肌肉毒性为主。肥尾蝎属、钳蝎属和黑尾蝎属以心血管毒性为主。 蝎子的尾端有一根与毒腺相通的钩形毒刺,蛰人时毒液由此进入伤口。毒液中含有多种无色透明的酸性蛋白,可溶于水、乙醇或乙醚中,其主要神经毒素是蝎毒中最致命的有毒成分,具有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作用,能干扰神经轴突去极化。除此之外还含有溶血毒素、出血毒素及抗凝血素等有毒成分,能使心脏和血管收缩和导致胰腺炎、胰腺囊肿及血糖升高等。 引起临床表现的α神经毒素是由58个~7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4个二硫键连接,作用于Na+通道、K+通道、Ca通道和蛋白酶抑制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蝎毒主要通过α—毒素和β—毒素来调节钠通道的失活与激活,从而引起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效应;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与血中儿茶酚胺增多有关。体内的血管紧张素II、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甲状腺激素等水平也均有增加,这些激素的改变引起了多种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心肌损伤,心血管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和心源性肺水肿。起初表现为血压升高和心排增多,继而出现左室功能减低和低血压。可能的机制为儿茶酚胺介导的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和毒素对心肌的直接作用。同时,蝎毒可引起一系列相关的炎症和过敏反应。 6 临床表现 6.1 严重程度取决于蝎子的种类、蛰人时注入毒液的量有关。 6.2 局部症状 主要是以溶血性毒素所致的表现为主。蜇伤多见于手和足部。蛰伤处可见有蜇伤斑点,内有毒刺钩残留,伤口局部红肿、剧痛,部分可感灼热刺痛、皮肤麻木和瘙痒。多数在数日后方可消退。严重时可蔓延至整个肢体,出现水疱、血疱,甚至坏死,伤口周围淋巴管及淋巴结肿痛发炎。 6.3 全身症状 主要表现为以神经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的全身中毒反应及神经肌肉症状。多发生在蜇伤1h~2h后出现畏寒、发热、头晕、头痛、畏光、流泪、流涕、流涎、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口舌麻痹和全身肌肉疼痛,并呈痉挛性麻痹,出现大汗、体温下降或升高,血压先高后低,心动过缓、脉搏细弱、烦躁、抽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麻痹至呼吸衰竭而死亡。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少数可并发胰腺炎、血糖升高、急性肾衰竭:尿量减少、蛋白尿及血尿等。 蜇伤后2h~4h内症状发展迅速者常为预后不良,若不及时救治容易发生死亡。多数的死亡原因是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等所致。 成人蜇伤后,一般不会发生生命危险。儿童被蜇伤后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常于伤后2h内可迅速出现惊厥、抽搐、昏迷, 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中毒而亡, 死因多为严重生命中枢损害。 7 诊治流程 诊治流程见图1。
8 诊治要求 8.1采集病史 详细询问蝎子蜇伤的时间、地点,仔细查看蜇伤部位、症状,了解其是否存在并发症及蜇伤后的救治情况. 8.2危重程度评估 根据蝎毒血症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级,分为I级局部、II级轻度、III级中度、IV级重度: a)I级局部:仅有局部蜇伤疼痛和红斑,无全身症状; b)II级轻度: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烦躁和激动; c)III级中度: 除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外,还伴有严重的神经肌肉兴奋症状、低血压、肺水肿、心源性休克; d)IV级重度:出现多脏器衰竭,包括昏迷、抽搐、低灌注引起的器官损伤。 8.3 诊断与鉴别诊断 8.3 诊断 8.3 .1 主要依据蜇伤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8.3 .2 病史有接触蝎子和被蜇伤史,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和(或)全身症状,即可诊断。 8.3 .3 辅助检查 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血浆毒素试验,应该注意蝎毒可能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的辅助检查: a)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升高; b)尿常规: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蛋白尿;并发胰腺炎时可出现尿糖阳性和尿淀粉酶升高; c)血生化检查: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可有尿素氮、肌酐、血钾升高,血pH值降低,呈代谢性酸中毒改变。并发胰腺炎时可有血糖和血淀粉酶升高; d)凝血功能检查:发生DIC时可出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异常; e)心电图检查:严重时出现心脏传导功能异常,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T波倒置和ST-T改变等; 8.4 鉴别诊断 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a)蜜蜂蜇伤: 被蜜蜂蜇伤后,伤口留有蜂刺,受蜇部位立即出现显著的疼痛、烧灼感,周围皮肤红肿。如果被成群的蜜蜂蜇伤后,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b) 蜈蚣咬伤:咬伤后有两点大而深的牙痕,局部疼痛、红肿、周围可出现血疱、水疱、瘀斑,严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谵语及抽搐等全身中毒症状。常无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和神经肌肉兴奋症状。 8.5 治疗 8.5.1 概述 清除毒素、止痛消肿、抗过敏和改善循环,危重患者则需要保护脏器功能、营养支持等,及时预防破伤风。 8.5.2 局部处置要求 8.5.2.1 伤口处置 伤口处置如下: a)蛰伤处若有毒刺残留应尽快取出,必要时可切开创口; b)伤处立即予以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建议有条件时使用医用清创设备清洗创面,也可用3%氨水或5%~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伤口用碱性溶液如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湿敷,禁涂碘酒等刺激性药物。 8.5.2.2防止毒素扩散 在伤肢近心端约2cm~3cm处用止血带结扎,力度适中,以阻断静脉回流为宜。每15min放松一次(1min~2min/次)。 8.5.2.3 减少毒素吸收 局部肿胀明显者可采用伤口周围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减少毒素的吸收和扩散。一般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冷敷。 8.5.2.4 局部封闭 若红肿、疼痛剧烈者可用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 +糜蛋白酶4000U,混合后注射于伤口近心端的皮下或伤口周围。疼痛在数分钟内即可减轻。 8.5.2.5 中药外敷 局部外用蛇药片,捣碎加水调成糊状后涂敷伤口周围红肿区域,每日2次,涂抹范围大于皮损2cm,不使用敷料。 8.5.3 全身治疗要求 8.5.3.1 严重者可注射抗蛇毒血清。 8.5.3.2 静脉注射利尿剂,加快毒素排出。 8.5.3.3 如有肌肉痉挛,可用10%葡萄糖酸钙,缓慢静脉注射。如有抽搐,可静注地西泮。 8.5.3.4 血压升高者,可选用哌唑嗪等降压药物,血压下降者可用多巴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8.5.3.5 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时,予采用强心、利尿的原则,并给予吸氧。 8.5.3.6 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8.5.3.7 心动过缓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8.5.3.8 继发淋巴结或淋巴管炎者应给予抗感染治疗。一般选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等类固醇激素增强抗炎消肿解毒的作用。 8.5.3.9 抗过敏、抗休克治疗:轻者口服或肌注抗组胺、激素类药物;重者应按照T/CADERM 3008-2019的规定进行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8.5.3.10 中医治疗:口服季德胜蛇药片。中药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予五味消毒饮加减。 8.5.4 预防破伤风 蝎子蜇伤为破伤风易感伤,对于任何皮肤破损的咬伤,应遵守T/CADERM 3001-2019的规定进行破伤风的预防。 9 健康教育 蝎子蜇伤是种意外伤害,起病急,病情变化明显,被蜇伤者往往对蝎子蜇伤的知识相对缺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害怕的心理。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轻柔地安抚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用镇定的情绪多跟患者沟通和交谈,及时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取得家属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积极救治,促进病情的好转。同时,要向患者及家属科学地宣传蝎子蜇伤的相关知识及危害性,一旦被蝎子蜇伤后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及时就医。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蝎子种类和分布 A.1种类 蝎子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种类,目前全世界蝎目共14个科174属1700多种(中国蝎生态学研究概况),我国约有10余种,如东亚钳蝎、斑蝎、藏蝎、辽克尔蝎等。主要是东亚钳蝎,属于钳蝎科,问荆属。 A.2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北方多见。东亚钳蝎在我国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也有分布,辽宁、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斑蝎主要分布于台湾省;藏蝎分布于西藏和四川西部;辽克尔蝎分布于中部各省和台湾省。 发布日期 2020年06月23日 实施日期 2020年07月23日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人咬伤诊治规范[团体标准]
- 下一篇:毒隐翅虫致伤诊治规范[团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