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天使之伞--农药中毒急救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指南共识 > 其他

蚂蚁蜇伤诊疗规范(2021)

时间:2021-08-24 16:25来源:国家卫健委 作者:医政医管局 点击:
为进一步规范常见动物致伤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救治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委组织专家制定了《常见动物致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

蚂蚁(Ant)是一种常见的昆虫,隶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在全世界达16000种以上,我国约有2000多种,常见的有600多种。生活中常见的有工蚁、小黄家蚁、剑颚臭家蚁、伊氏臭蚁、大头蚁、黑蚁及火蚁等。蚂蚁常在路边、草丛、墙角及墙缝中筑巢。在我国南方省份蚂蚁物种较丰富,而北方及西北干旱地区等省份物种较少。根据蚂蚁种类的不同,毒液成分及含量表现出复杂、多样,但主要含有多肽及蛋白质、生物碱、蚁酸及生物胺等有毒物质。据不完全统计,随着地球变暖及人类活动的增加,全球每年被蚂蚁蜇伤后就诊的人数达数百万,轻者引起局部肿痛,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个别病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等。为更好地指导蚂蚁蜇伤患者的诊疗工作,提高救治水平及减少死亡,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一、流行病学

蚂蚁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分布范围也甚广,全国各地都有,但主要分布在海南、广西、云南、广东及福建等地区,在我国蚂蚁蜇伤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10月份,白天及傍晚均可发生,常见于户外劳作或纳凉时,个别也发生在家中。据不完全统计,被蚂蚁蜇伤后约15%会产生局部严重反应,2%会产生严重系统性反应,普通蚂蚁蜇伤后,症状轻,预后良好,但是火蚁蜇伤后病情较重,极个别可引起死亡等。

二、发病机制

通常蚂蚁以大颚咬住人的皮肤,用其蜇针将毒囊中大量的毒液注入皮肤,致使人体发生中毒和(或)过敏反应。蚂蚁毒液是复杂的生物毒性化学混合物,其主要活性包括溶细胞性、溶血性、过敏性、麻痹性及促炎性等,毒液中多肽及蛋白质类毒素主要起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及过敏反应,线性肽具有细胞溶解和溶血作用,神经毒性肽主要作用于离子通道,阻断突触传递而引起弛缓性麻痹,导致周围性呼吸衰竭,引起缺氧性脑病、肺部感染及循环衰竭等,多肽是主要的过敏原,引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磷脂酶作为主要蛋白质毒素之一能引起神经毒性、血小板活化、过敏反应、溶血和组织损伤;毒性生物碱会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引起溶血及细胞、组织坏死,火蚁毒液含有大量的疏水性哌啶类生物碱,短时间内对人体产生强烈的作用,引起烧灼感、水肿、脓疱、溶血及坏死等;蚁酸具有强烈的细胞毒作用,使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细胞溶解破裂;过多的生物胺使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容积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头晕、恶心、心悸、血压下降等。目前国内外对蚂蚁致病机制研究的不充分,尚未完全阐明其具体机制,总之,蚂蚁蜇伤后的中毒效应是多种毒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种类蚂蚁引起的中毒机制也不同。

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风团和红晕:大多数被蚂蚁蜇伤的患者在伤处皮肤迅速出现瘙痒、疼痛、红肿及风团样皮疹,一处或多处蜇伤处可见针尖样皮损。

2.水疱或脓疱:最初24小时内,蜇伤处或其周边可形成水疱或脓疱(见图1),在24小时左右达到最大,可持续1周或更长时间,若未规范处理可继发创面感染。

3.大面积局部反应:部分患者蚂蚁蜇伤部位周围皮肤可出现大面积红斑,肿胀明显,伴发大片水疱或脓疱。

0001.jpg

图1 水疱或脓疱

(二)全身症状

大多数可在蜇伤后数分钟发生,轻者可表现为全身瘙痒,风团样皮疹(见图2)或皮下散在性和弥漫性红斑。重者出现头晕、乏力、烦躁不安、一过性昏迷及抽搐等脑缺氧和脑水肿表现。少数严重病例可合并致死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0002.jpg

图2 风团样皮疹

(三)过敏性休克

多猝然发生,表现为蚂蚁蜇伤后迅速起病,常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反应,部分患者迟发性出现。过敏性休克的主要特点

如下:

1.有休克表现,即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或自基线下降≥30%,患者有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意识模糊,重则昏迷。

2.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伴随过敏相关的症状。皮肤黏膜表现:如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呼吸道阻塞症状:有胸闷、憋气、发绀、喉头堵塞感、气急等表现,以致因窒息而死亡。循环衰竭表现: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到血压,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脏停搏。

(四)并发症

1.软组织感染:蜇伤后未及时清洗消毒伤口或无菌性水疱破溃后未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可继发周围软组织感染,表现为伤口周围软组织红肿或形成脓肿,皮温高可合并畏寒、发热及疼痛等全身症状。

2.急性浅表淋巴管炎:可表现为蚂蚁蜇伤处临近淋巴结肿胀、触痛,伤口同侧肢体索条状红线、硬且触痛,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喉头水肿:出现咽痛、声嘶、喘鸣、呼吸困难等,甚至发生窒息。

4.心律失常: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目前无特异性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升高。

(二)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等可升高。

(三)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可轻度升高。

(四)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可升高。

(五)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可有轻微异常。

(六)电解质:低钾、低钠等。

(七)心电图:可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各种心律失常。

(八)彩超:若局部感染处形成脓肿,在彩超下可见混杂低回声团块。

五、诊断

主要依据蚂蚁蜇伤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一)有明确的蚂蚁蜇伤史:易诊断,但个别因天黑等其他原因不能明确蚂蚁蜇伤史也不能排除。

(二)典型的局部症状和全身表现:被蜇伤部位(一处或多处)有瘙痒、疼痛、红肿、皮疹及水疱等局部症状,蜇伤处可见针尖样皮损,部分患者表现为全身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六、鉴别诊断

(一)毒蛇咬伤(血液毒素类):咬伤处有牙痕1~4 个点,典型病例有两点大而深的牙痕,被咬部位疼痛,或局部麻木,伤肢肿胀,第2~3 天时最为严重,其周围可出现血疱、水疱及瘀斑等,严重者出现皮下及内脏出血。该病肿胀及疼痛明显,常伴有血小板明显下降及凝血功能明显异常。治疗原则是迅速破坏和清除局部毒液,减缓毒液吸收,早期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

(二)蜈蚣蜇伤:伤口为一对小出血点,局部疼痛、红肿,伴有眩晕、恶心、呕吐、发热、心悸、谵妄、昏迷等,一般无水疱,常无瘙痒,以伤口疼痛为主要特征,可与蚂蚁蜇伤鉴别。治疗原则是迅速清除局部毒素,止痛消肿,抗过敏治疗及预防破伤风。

(三)隐翅虫皮炎:由于皮肤接触隐翅虫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皮损常发生在暴露部位,表现为在接触部位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伴有烧灼疼痛感,其上逐渐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可继发表皮坏死、糜烂及结痂等,1~2周脱痂愈合,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根据隐翅虫接触史及皮损情况可与蚂蚁蜇伤鉴别。治疗以局部创面弱碱性液清洗,镇痛,止痒,抗感染及抗过敏治疗为主。

七、治疗

目前国内还没有特异性的抗毒血清。

(一)治疗原则

立即脱离蚂蚁蜇伤环境;迅速评估病情,尽早识别过敏性休克、发现威胁患者生命的各种危象;积极抗过敏、抗休克及对症治疗;注意观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

(二)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如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展开抢救。肾上腺素是治疗严重过敏的首选药物,按0.01mg/kg体重给药,成人单次剂量0.3~0.5mg,14岁以下儿童单次最大剂量0.3mg。与手臂的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相比,前外侧大腿肌内注射起效更快。如症状控制不佳,可能需要多次重复给药;抢救过敏性休克时,应常规仰卧位、下肢抬高、松衣扣、保持呼吸道畅通、吸氧及液体复苏等;H1受体拮抗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可作为严重过敏救治的二线药物使用,如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者,可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可酌情使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等。轻者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或肌注苯海拉明等。

(三)局部治疗

1.局部以弱碱性液冲洗,可使用1%软皂溶液、肥皂水、2.5%~2.8%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注射液)冲洗。

2.蜇伤局部可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

3.局部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药膏,如醋酸氟轻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也可用炉甘石洗剂、百部酊等。

4.被蜇伤后应尽量避免将水疱弄破,防止伤口继发感染,伤口予以消毒包扎。

5.大面积局部反应给予抗过敏处理,也可加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类中药内服外用。

(四)并发症治疗

1.软组织感染和急性浅表淋巴管炎:出现软组织感染或浅表淋巴管炎应规范抗感染处理,软组织感染出现脓肿可切开引流。

2.喉头水肿:面罩吸氧,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尽早气管插管,必要时行环甲膜穿刺。咽喉部喷雾0.1%肾上腺素,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足量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使水肿尽快消除。严重喉阻塞者,发现后立即气管切开。

3.心律失常: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注意寻找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选用针对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治疗,积极改善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腺苷或维拉帕米;心房扑动可用β受体阻滞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镁盐等;伴有中、重度缺钾者,为了改善心律失常,应积极给予补钾治疗等。

(五)预防破伤风

蚂蚁蜇伤伤口属于污染伤口,有感染破伤风风险,应根据《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19年版)》中附件1《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指南》进行正确的破伤风预防。

(六)心理干预

蚂蚁蜇伤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及时干预,可通过介绍蚂蚁蜇伤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蚂蚁蜇伤的正确认识,使患者从心理上消除对蚂蚁蜇伤的顾虑,缓解焦虑情绪,早日康复。

八、预防

(一)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垃圾以及杂草等,大力开展杀灭有害蚂蚁行动。

(二)在多蚂蚁地区劳动或户外活动时,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长裤、袜子及高筒水鞋等,防止被蚂蚁蜇伤。

(三)随身携带类固醇类外用药物,如不慎被叮蜇要及时冲洗伤口后涂抹患处,若出现全身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广泛宣传蚂蚁蜇伤防控知识和救治办法,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和科学防控水平,尤其是红火蚁蜇伤危害较大要引起高度重视。

九、蚂蚁蜇伤诊疗流程图

1629791916649722.jpg

1607935597973402.jpg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