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是临床医生治疗危重症或严重外伤患者的必备技能,也是急诊医学实践的基础。在急诊医学实践中,快速诱导插管(rapid sequence intubation,RSI)是最常使用且最成功的气管插管方法。 急诊气道应按优先维持通气与氧合、快速评估再干预、强化降阶梯预案、简便有效最小创伤的原则进行临床决策。 一、主要气道管理流程 一旦确定患者需要插管,临床医生必须确定最佳方法。以下问题是主要气道管理流程的重要分支点,反映了高级气道管理的重要原则: ①当患者处于停搏或濒死状态时,则不需使用药物,直接进行插管。 ②当患者不会对直接喉镜有剧烈反应时,插管前可不予镇静及肌松。但需注意,对于严重颅脑外伤的患者,采用RSI可最大限度的避免颅内压的升高而加重患者病情。 ③非停搏或濒死状态的患者,存在困难气道可能时,建议采用能够维持患者自主呼吸的插管方式进行插管。 ④氧合充分且预计不存在困难气道者,建议直接喉镜下采用RSI进行插管。 ⑤对于不能插管且不能氧合的患者,需要紧急外科手段建立人工气道。 ⑥当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尝试了3次后仍未成功插管时,无论患者是否能够维持氧合,都同样属于失败气道。 二、急诊气道的临床决策流程 急诊气道管理可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确保通气与氧合,按“CHANNEL”原则初步评估气道,首要目标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第二步:明确气道情况,建立人工气道。建议采用RSI程序插管,遇到困难气道时,遵循“优先维持通气与氧合”原则,切记盲目多次尝试。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遵循“简便、有效、最小创伤”原则,优选可视化技术。 CHANNEL原则: C(Crash airway,崩溃气道):崩溃气道是指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濒临死亡、循环崩溃时,不能保证基本的通气氧合,此时需按紧急气道处置。 H(Hypoxia,低氧血症):急诊气道管理首先需要纠正低氧血症。若自主呼吸不稳定或通气氧合情况不正常,需给予球囊面罩通气。所有通气均应注意气道开放,避免CO2潴留。以上方法不能纠正低氧血症时,可判断为紧急气道。紧急气道重点在于尽快建立有效人工气道,按困难气道流程处理,必要时直接选用有创气道技术。 A(Artificial airway,人工气道):对于尚能维持通气氧合的患者,仍需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包括无创气道和有创气道。无创气道包括经口/经鼻气管插管、声门上技术(喉罩等)等。有创气道包括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切开等。其中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 N(Neck mobility,颈部活动度):常规气管插管需要调整体位至嗅物位,以便于增加插管成功率。但需要关注患者有无合并颈部疾患,包括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损伤、颈部制动,体位配合困难等,这些情况插管时直接喉镜难以充分暴露视野,气管插管难度明显增加。目前建议改用可视喉镜、支气管镜等其他可视化的插管技术。 N(Narrow,狭窄):各种原因导致气管内径减小甚至完全阻塞,包括气管外组织压迫(如肿瘤、局部脓肿、血肿)、气管内异物、气管自身病变(如局部放疗、瘢痕挛缩),这类情况会增加气管插管的难度。 E(Evaluation,评估):经口气管插管要求口轴、咽轴、喉轴这三轴尽可能的调整在同一直线上,“3-3-2”法则就是用于评估这三轴线的相关性。 L(Look externally,外观):快速的观察患者有无特别的外观特征,以确定是否有气管插管、或通气的困难,如颈部粗短、过度肥胖、下颌短小、尖牙过长、外伤畸形等一些会导致特殊面部结构改变。 A:张口大于3指 B:颏至下颌舌骨处大于3指 C:甲状软骨上窝至下颌舌骨处大于2指 A:如果能达到张口大于患者本人的3横指,提示张口可以容易容纳喉镜达到气道。 B:如果颏至下颌舌骨的距离能达到大于患者本人的3横指,提示下颌下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插管操作。 C:提示咽部和舌根的相对位置,如果甲状软骨上窝至下颌舌骨处小于患者本人2横指,提示咽部在颈部的位置太高,应用喉镜暴露视野有困难。 三、急诊气道管理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