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电击伤(electricalinjury)是现代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人体特殊损伤,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在高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穿空气或其他介质进人人体而引起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呼吸、心搏骤停。电击伤根据人体被击电流电压的不同,一般将电压分为3种类型即:低压电(<380V)、高压电(>1000V)和超高压电(或雷击,电压10000万V、电流30万A)。常见原因有3种:人体直接接触电源(包括故意触电、意外触电);在高压电和超高压电场中,电流或静电电荷经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人体被雷电击中。 二、病理生理 人体作为导电体,在接触电流时,即成为电路中的一部分。电损伤对人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以下因素:电压高低、电流强弱、直流电和交流电、频率高低、通电时间、接触部位、电流方向和所在环境的气象条件等。低电压和高电压都可使器官的生物电节律周期发生障碍,交流电15-150Hz的低频危害性较高频为大,尤其是低频每秒钟为50-60Hz时,易落在心脏应激期,从而引起心室颤动。电流具有使肌细胞膜去极化作用,引起肌肉强烈收缩。交流电能引起机体屈曲性抓握,能“捉牢”接触者,使其脱离不开电流,故交流电的危害性较直流电为大。中枢神经系统即使所接触的电流<100mA,已可引起神经传导阻断;如累及脑干,呼吸迅速停止。电流能量可转化为热量,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引起灼伤。高电压可使局部组织温度高达2000℃-4000℃。闪电为一种直流电,电压为300万-20000万V,电流在2000-3000A。在闪电一瞬间的温度极高,可迅速使组织“炭化”。人体肌肉、脂肪和肌腱等深部软组织的电阻较皮肤和骨髓为小,极易被电热灼伤,且常伴有小营养血管闭塞,引起组织缺血。肢体肌肉和肌腱受电热灼伤后,局部水肿,压迫血管,使远端组织缺血、坏死。电流从一侧上肢到另一侧上肢时,电流经过心脏,这比电流从一侧下肢到另一侧下肢的危害程度大。同样,电流通过左例肢体要比右侧肢体危险程度大。一般情况下机体接触电流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三、临床表现 1 全身表现 1.1 轻型 较轻者触电后仅出现瞬间感觉异常,轻者出现痛性肌肉收缩、惊恐、面色苍白、头痛、头晕,心悸、四肢乏力等。 1.2 重型 高压电击,特别是雷击时,患者常发生神志丧失、心脏呼吸骤停。呼吸停止,如不及时复苏则会发生死亡。幸存者可有定向力丧失和癫病发作。部分病例有心肌和传导系统损害,心电图出现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和非特异性ST段降低。组织损伤区或体表烧伤处丢失大量液体时可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发生急性肾衰竭者,主要是肾脏直接损伤和坏死肌肉组织产生肌球蛋白尿、溶血后血红蛋白尿损伤肾小管所致。脱水和血容量不足可加速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2 局部表现 2.1 低压电击 低压电击时,电流进入点和流出点可见皮肤椭圆形或圆形烧伤点,伤面较小,直径0.5-2.0cm,呈焦黄或灰白色,干燥,边缘整齐,边界清楚,一般不损伤内脏,致死率及致残率较低。 2.2 高压电击 高压电击的严重烧伤常见于电流进出部位,烧伤部位组织炭化或坏死成洞,组织解剖结构清楚。电击周围部位烧伤较轻。如有衣服点燃可出现与触电部位无关的大面积烧伤。高压电流损伤时常发生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因肌肉组织损伤、水肿和坏死,使肌肉筋膜下组织压力增加,出现神经血管受压体征,脉搏减弱,感觉及痛觉消失,常需要筋膜切开术。由于触电后大肌群强直性收缩可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或肩关节脱位。高压电电击后果较严重,致残率高达35%-60%。 3 并发症和后遗症 电击后24-48h常出现短期精神异常、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神经源性肺水肿、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烧伤处继发细菌感染。大约半数电击者有单侧或双侧鼓膜破裂。电击后数天到数月可出现神经系统病变(上升性或横断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视力障碍,单测或双侧白内障。孕妇电击后常发生死胎和流产。 4 辅助检查 电击伤后早期检查可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尿液为肌红蛋白尿。心电图检查常表现为心室纤颤,传导阻滞或房性、室性期前收缩。 四、治疗 1 现场急救 发现触电后,首先迅速切断电源或应用绝缘物使患者与电源断离。当伤者脱离电源后,如果呼吸不规则或停止,脉搏触摸不到,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急诊室抢救 2.1 心电监测 对所有电击患者应连续进行48h心电监测,以便发现迟发性心律失常常者应使用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2.2 心肺复苏 对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者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尽快建立人工气道和辅助呼吸。已发生心室纤颤者可先用肾上腺素静脉注射,使细颤转为粗颠,再电除颤。如患者未发生室颤,则忌用肾上腺素以免诱发室额。 2.3 防治急性肾衰竭 应用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恢复循环容量,并维持尿量50-75ml/h。如果出现肉眼肌球蛋白尿,尿量应维持在100-150ml/h。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碱碱化尿液。应用甘露醇预防肌球蛋白性肾病。 2.4 对症处理 抗休克,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 2.5 外科问题处理 对于广泛组织烧伤、肢体坏死和骨折者,应进行相应处置。皮肤组织坏死者应进行清创术,并预防应用破伤风抗毒素(3000u)。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如果骨筋膜室压力超过30-40mmHg,应进行减压术。对于肢体电击伤后深部组织损伤情况不明者,可应用动脉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133Xe洗脱术或99mTc焦磷酸盐肌扫描术检查,以指导治疗。对继发感染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刘养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