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天使之伞--农药中毒急救网

2025年急诊、重症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时间:2025-03-22 10:09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作者:admin 点击:
急诊医学专业 改进目标: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PIT-2025-11) (一)目标简述 心脏骤停由于其高致死致残率,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经院内救

1742610325237385.jpg

急诊医学专业 改进目标: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PIT-2025-11)

(一)目标简述

心脏骤停由于其高致死致残率,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经院内救治的心脏骤停复苏患者,出院存活的比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出院存活率。

(二)核心策略

1. 医疗机构与院前急救机构紧密衔接,提升院前急救能力,并利用信息化方式提高有效信息沟通效率。

2. 医疗机构由急诊科牵头,联合重症医学、心内、神内、检验、医务等相关部门组建生命支持专项工作组,完善心脏骤停救治质量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健全从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至自主循环恢复后治疗的全生存链流程,进一步提高多学科协作效率。

3. 医疗机构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院内快速反应团队启动和复苏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心肺复苏规范化培训和周期性演练。有条件的医院推进复苏监测与反馈设备的常规应用(如呼气末二氧化碳等生理指标监测)。

4. 医疗机构制订和优化针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监测与治疗的标准作业流程(包括神经功能监测、目标体温管理、循环和通气管理等)。

5. 医疗机构完善心脏骤停复苏及复苏后综合救治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与内部验证程序。

6. 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7. 各级质控中心加强对医疗机构指导、培训及质控工作。


重症医学专业 改进目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PIT-2025-15)

(一)目标简述

感染性休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导致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提高感染性休克临床治疗水平是当前全球重大的健康挑战之一,尽快实施规范的集束化治疗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我国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集束化治疗仍有较大改进空间,且地区间差异大,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1小时、3小时和6小时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策略

1.医疗机构成立由重症、急诊、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

2.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诊疗规范,能够及时识别相关患者并给予规范治疗。

3.医疗机构建立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多部门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和数据内部验证程序,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关键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重症医学专业 改进目标:提高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俯卧位通气实施率(PIT-2025-16)

(一)目标简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的特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也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俯卧位通气是中重度ARDS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提高中重度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实施率对改善ARDS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策略

1. 医疗机构成立由重症、急诊、护理、医务、质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制定相关制度。

2. 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诊疗规范,能够及时识别并给予规范治疗。

3. 医疗机构建立中重度ARDS俯卧位治疗的多部门监测及评价机制,明确相关质控指标数据采集上报制度,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 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查找、分析影响本机构实现该目标的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5. 各级质控中心开展宣传、培训、指导等工作,提高中重度ARDS俯卧位执行依从性、规范俯卧位实施流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