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氧乙酸广泛用于医学消毒,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自2003年SARS流行后,口服过氧乙酸急性中毒患者明显增多,中毒后可造成食道、胃等消化道黏膜灼伤、出血、穿孔、急性腹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总结我科收治3例口服过氧乙酸急性中毒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紧急救治措施及预后,对合并食道严重狭窄者可行食道扩张术和放置食道支架。 过氧乙酸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医学上用于杀菌,具有低毒性,蓄积少,无致畸变性作用;尤其是自2003年SARS流行后,应用较为广泛,人群接触机会增多。如果误服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急性中毒后延误抢救时机或救治不当,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 1 临床资料 例1 男,40岁。入院前4h误服过氧乙酸约15ml,伴左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血性样物,估计呕吐量约300ml,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6.4℃、R18次/min、HR76次/min、BP120/70mmHg,意识清楚,表情痛苦,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体征。中上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5.9×109/L,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电图均未见异常。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食道黏膜紊乱,蠕动减低,胃窦部明显收缩变形,僵硬,钡剂通过滞缓;十二指肠及小肠未见异常。给予500ml牛奶洗胃;口服凝血酶;静脉滴注蛇毒血凝酶(立止血)、法莫替丁及抗感染治疗并保护肝、肾及心肌。次日,呕血停止,治疗10d后出院。 例2 男,34岁。入院前20d误服过氧乙酸约10ml,伴渐进性饮食困难、贫血。查体:T38℃、R20次/min、HR90次/min、BP100/60mmHg,意识清楚,查体合作,精神萎靡,贫血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体征,左上腹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血常规示:WBC5.4×109/L,RBC1.68×1012/L,HGB51g/L,血细胞比容(HCT)0.157,PLT344×109/L,网织红细胞(RET)11.61%。尿常规无异常。血生化全项:总蛋白46g/L,白蛋白30g/L,球蛋白16g/L。肝功能:ALT15U/L,AST20U/L。血钾4.1mmol/L,钠141.0mmol/L,氯110mmol/L。血清铁蛋白:14.11μg/L。食道吞钡造影显示:食道中下段明显狭窄,可见齿状小充盈缺损,考虑食道烧伤。骨髓穿刺:粒系占0.37,中幼以下阶段细胞为主,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红系占0.465,早幼以下均见,以中晚幼为主。住院后给予吸氧,口服氢氧化铝凝胶,静脉滴注法莫替丁、可乐必妥,输血及抗贫血治疗。但进食困难渐进性加重,出现饮水困难,贫血无明显改善。住院第16天,行食道下段球囊扩张术,次日进食困难明显改善,复查食道吞钡造影:钡剂可通过,仍较缓慢,上段食道扩张正常,中下段仍显狭窄,喷门钡剂通过可以。治疗27d后出院。 例3 女,30岁。入院前20h自服过氧乙酸40ml,啤酒4瓶,0.5h后出现胃区烧灼感。既往体健。查体:T38.2℃、R30次/min、HR140次/min、BP118/9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口腔黏膜见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灼伤溃疡,伴少量渗血。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中等量水泡音。腹紧张,胃区明显压痛。血常规示:WBC17.8×109/L,RBC5.10×1012/L,HGB170g/L,PLT115×109/L。尿常规:潜血(+++),红细胞19-20个/HP,蛋白(++),白细胞(+)。血气分析:pH 7.49,氧分压53mmHg,二氧化碳分压22.8mmHg。肝功能:AST152U/L,ALT84U/L。心肌酶谱:CK2905U/L,LDH934U/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565U/L,γ-GT167U/L,T-Bil6.3μmol/L,D-Bil31μmol/L,I-Bil32μmol/L。肾功能:BUN14.4mmo/L,Cr188.4μmol/L。血钾3.9mmol/L,钠147.0mmol/L,氯116.0mmol/L。淀粉酶(AMY)186U/L,总胆酸(TBA)20.3μmol/L。给予吸氧、禁食、留置胃管、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头孢曲松(罗氏芬)。住院第4天突然腹痛明显加重,腹平片示消化道穿孔、急性腹膜炎,剖腹探查在腹腔内吸出暗红色及黑色液体约2000ml。食道下端,全胃及胃网膜血管呈灰黑色,幽门前壁可见长约2cm的暗红色胃壁组织,十二指肠各段肠壁呈暗绿色,质脆弱。十二指肠降部网膜被凝血块包裹,为可疑穿孔处。大网膜挛缩,空肠上段肠壁散在出血点,小肠未见明显破损。行局部减压及引流术,术后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继续对症治疗,住院第42天自动离院后死亡。 2 讨论 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机过氧化物,为无色透明且带有醋酸刺激气味,有极强的氧化作用,对许多金属有腐蚀性。能够广谱、高效杀灭微生物。过氧乙酸原液浓度一般为10%~20%,稀释消毒浓度通常是0.2%~0.5%,消毒原液含量为3.7%[1]。口服过氧乙酸后,首先引起消化道腐蚀性灼伤,黏膜水肿、糜烂、渗血,胸骨后及上腹部剧烈疼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穿孔、出血及腹膜炎、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 查阅国内相关个案报道:1例致急性肺水肿。1例致急性脑水肿,头颅CT示:脑沟、脑回消失。1例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表现:IgA沉淀为主的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2例出现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急性期过后可遗留瘢痕性狭窄、梗阻,食道气管瘘、萎缩性胃炎。有文献报道[2]口服20%以上浓度的过氧乙酸均以食道烧伤为主,形成食道僵硬狭窄;口服10%左右浓度的过氧乙酸均以胃窦部烧伤为主,形成胃窦部瘢痕挛缩性狭窄和梗阻。本文中3例口服患者首先造成消化道黏膜灼伤,例1由于口服剂量较少,救治及时,痊愈无后遗症。例2虽然口服剂量较少,但救治措施不及时,拖延20d后出现吞咽困难、贫血后方就诊,发现合并有严重食道狭窄,最后行食道扩张术和放置食道支架。例3因口服剂量较大,导致消化道穿孔,由于过氧乙酸的强氧化、腐灼,使得受损的消化道修补困难,最终因多脏器衰竭死亡。 通过对3例口服过氧乙酸患者的紧急救治,我们认为:早期彻底洗胃是成功救治过氧乙酸消毒剂口服中毒的前提。因其腐蚀性强极易造成穿孔,故医务人员对洗胃操作持慎重态度,甚至放弃。如果口服时间较短,应积极设法洗胃。洗胃液以牛奶为首选,可较好地减轻消毒剂对消化道黏膜蛋白凝固损害作用。但洗胃操作应轻柔,牛奶洗胃液使用量大约300~5000ml,以便彻底清除消毒剂。同时应在禁食、胃肠减压基础上,常规给予激素,减轻炎性反应;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利于创面愈合,还应积极尽快给予氢氧化铝凝胶、云南白药、康复新口服液等口服制剂。这些不同作用机理药物的联合使用,既保护食道黏膜,加速创伤愈合,减轻酸碱伤害,预防创面出血,又从根本上减少血性呕吐物。对于发生食道狭窄者,先期给予球囊扩张术治疗,再择期放入食道扩张器。本文报告的例3,其死亡原因为:①口服量较大,迅速致胃肠黏膜广泛出血、穿孔。出现呼吸困难时,误以为消毒剂挥发性酸刺激气体导致肺水肿或喉水肿,未考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能存在;少尿、酸中毒时,忽略急性肾功能损害,治疗手段仅给予激素、补液、纠酸,而未能及时给予持续压力支持呼吸机通气或血液透析;③合并细菌或并发真菌感染时,抗菌素治疗针对性欠佳,未能及时控制感染。上述环节的综合效应,导致多器官衰竭发生,因此早期及时有效处置是救治关键。 参考文献 [1]宋瑞霞,袁霖,邢淑霞,等.过氧乙酸消毒剂的毒性试验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3,20(2):125. [2]王群,王爽.急性过氧乙酸中毒致急性肺水肿1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7,2(1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