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天使之伞--农药中毒急救网

急性毒蕈中毒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

时间:2018-08-07 07:13来源:中国医刊2007年第42卷第9期 作者:赵从 王永安 王汉 点击:
全世界蘑菇的品种大概有5000种,其中已经确定对人体有毒的大概有50100种,能致死的达3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目前已被确定的毒素有8种。一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

全世界蘑菇的品种大概有5000种,其中已经确定对人体有毒的大概有50—100种,能致死的达30余种。各种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目前已被确定的毒素有8种。一种毒蕈可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由于我国居民有进食野蘑菇的习惯,每年均有毒蕈中毒致死的病例,由于毒蕈中毒引起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须引起临床特别是急诊医生高度重视。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毒蕈中毒的发病机制及救治进展作一综述。
1毒性和作用机制
1.1环肽类毒素包括毒伞肽和毒肽,含有此两种毒素的蘑菇包括:毒伞属,丝膜菌属,环杯属等。毒伞肽是双环八肽,分子量大约在900Dolt,毒肽是单环七肽,其中,毒伞肽的毒性是毒肽的10~20倍。在动物实验中表明,毒肽不能从肠道吸收,因此,在人类发病中不起重要的作用。此类毒素性质稳定,耐高温和干燥,一般加热不能破坏。据报道,含有环肽毒素的毒蕈中毒,占整个毒蕈中毒发病率的90%。主要抑制RNA聚合酶Ⅱ和DNA转录,导致细胞合成停止和细胞死亡。主要作用器官是胃肠道黏膜,肝实质细胞和肾小管,并可引起严重胆汁淤积,造成胆汁淤积的原因主要是毒素作用在细胞膜及相关的细胞骨架上,最终引起细胞膜功能的改变,引起包括多重耐药蛋白2和P糖蛋白等一系列具有胆汁成分转运功能的分子的减少或消失,导致胆盐非依赖性胆汁流的主要驱动力下降,引起胆汁淤积。
1.2丝膜菌毒素含有此种毒素的蘑菇主要有:丝膜菌属、尖顶丝膜菌、黄杯伞及史密斯鹅膏。丝膜菌毒素的化学结构被认为是和嘧啶类除草剂百草枯和杀草快类似。此毒素可导致急性肾衰竭,但作用机制不明,肾活检显示间质纤维化和急性肾小管坏死,没有肾小球的损伤。
1.3 甲基肼化合物含有此种毒素的菌类主要有鹿花菌属。毒素为鹿花菌素,高温、干燥可部分灭活,化学结构是mfh和mmh甲基肼化合物。mmh结构和异烟肼很像,在体内可以和维生素B。起反应生成腙,后者可导致谷氨酸脱羧酶降低活性,减少1.氨基丁酸的形成。mfh可导致肝坏死和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下降。
1.4戒酒硫样毒素含有此种毒素的蘑菇为著名的墨汁鬼伞,服用此菌后72小时内饮酒,可发生戒酒硫反应。目前中毒机制不明,可能与其或代谢物抑制乙醛脱氢酶(ALDH),导致乙醛蓄积有关。
1.5蝇蕈碱含有此种毒素的蘑菇主要有杯伞属,最常见的为:黄丝盖菌、污白丝盖菌、白霜杯菌等。此毒素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其作用机制似乙酰胆碱,但不能被乙酰胆碱酯酶降解,不能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不能兴奋骨骼肌的乙酰胆碱受体和自主神经系统。可刺激心脏乙酰胆碱受体,导致腺体分泌和肌肉松弛。
1.6吲哚类化合物含有此种毒素的蘑菇主要有光盖菌、花褶伞、柠檬黄伞等。毒素为光盖伞素,此毒素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脱羧酸变成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更强的二甲基4.羟色胺。目前毒性作用机制不明,可能与脑内5羟色胺浓度改变有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与麦角酸酰二乙胺的作用相仿,只是作用较弱。
1.7异嗯唑衍生物此类毒蘑菇的典型代表有毒蝇伞、豹斑毒伞。毒素为耐热的异唿唑:鹅膏蕈氨酸和异鹅膏胺(鹅膏蕈氨酸的去碳酸基产物)。鹅膏蕈氨酸类似NMDA,而异鹅膏胺则类似r氨基丁酸,在体内刺激nmda受体和r氨基丁酸受体而产生毒性作用。
1.8胃肠刺激毒素此类毒蘑菇的典型代表为摩根小伞。一般认为,毒性作用可能与从摩根小伞中分离出的热不稳定蛋白有关。加热不能完全将其中的热不稳定蛋白灭活,因此不能认为此种蘑菇是可食用的。
1.9其他不明毒素还有一些蘑菇,可能包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而未明确研究。但是也不属于上述8类,如黑木耳、大白菇、硫磺菌等。可能因为含有抗原,导致易感人群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临床表现
误食毒蘑菇后的中毒表现较为复杂,常以某一系统的症状为主,但严重中毒常有多系统损害,常见症状如下:
2.1 胃肠炎症状误服含有以上类毒素的蘑菇后均可发生胃肠反应。一般潜伏期在0.5—6小时之间,轻者主要以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为主,持续时间较短,症状可逐渐好转,预后好。较重者常有剧烈呕吐及水样泻,可引起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造成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2.2神经精神症状误服含有蝇蕈碱毒素的毒蕈后,常出现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潜伏期短,大约在10分钟至2小时之间出现症状,可发生呕吐、腹泻、流涎、出汗、流泪、腹痛、胃肠蠕动亢进、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水肿。误服含有吲哚类化合物的毒蕈后,成人以视幻觉、听幻觉、方向感混乱、感觉异常、狂笑、烦躁和沮丧等精神症状为主,也可有瞳孔散大、心跳过速、血压升高、面赤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误服后主要以高热、阵挛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主要表现。潜伏期在l小时左右,可持续6~8小时左右。误服含有异啄唑衍生物的毒蕈后,常以共济失调、混乱、欣快、精神错乱、迟钝与兴奋交替等症状为主,也可发生恶心、呕吐,儿童可出现癫痫发作。潜伏期一般在30分钟至2小时,可持续12小时。
2.3溶血症状误食含有甲基肼化合物的毒蕈后可出现溶血现象,可使大量红细胞破坏,出现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肝大、急性肾衰竭等急性溶血现象。
2.4多器官损害症状
2.4.1 急性心肌损伤在一些严重的毒蕈中毒中,可出现心肌损害,导致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梗等。在小鼠离体实验研究中,发现心肌毒性,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蛋白质或其他受损细胞破裂后所引起的高钾所致,但实验也不能完全排除毒素在心肌病中的直接作用。
2.4.2急性肾功能不全一般由误食含有丝蘑菌毒素的毒蕈引起,少数由严重呕吐及腹泻引起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或大量溶血引起。主要症状为恶心、乏力、肌痛、腰部及腹部疼痛、口渴、多尿和少尿,导致急性肾衰竭,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2.4.3急性肝衰竭误食含有环肽类毒素的毒蕈后,可引起强烈的细胞毒性,干扰蛋白合成,其中肝脏是主要的靶器官,一般在服用毒蕈3~4天后,出现黄疸、转氨酶增高、肝大、出血倾向等急性肝衰表现,甚至出现肝性脑病、DIC等导致死亡。
2.4.4中毒性脑炎、呼吸循环衰竭等可在严重中毒时出现,死亡率高。
2.5其他症状
2.5.1服用含有戒酒硫氧毒素的毒蕈后同时饮酒,除了引起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引起心悸、面红、手肿胀、四肢麻木、口内有金属味等表现。
2.5.2服用油口蘑后有出现肌无力、肌痛等的报道,化验检查显示有横纹肌溶解,但未找到相关毒素,可能和与遗传有关的肌肉易感性有关。
2.5.3服用胶陀螺后出现颜面肿胀、疼痛、嘴唇肿胀外翻等表现。
2.5.4服用豹皮菌后引起较长时间的肢端剧烈触痛。研究表明,是由于黑顶杯伞酸(存在于豹皮菌)引起,在小鼠实验中证明其引起疼痛的原因是体内存在有特异性的黑顶杯伞酸受体。
3诊断
根据食用野蕈史,l临床表现及对食余的毒蕈、呕吐物、血、尿、便毒检可诊断。但因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胃肠炎或一般性食物中毒。
4治疗
4.1催吐及洗胃目的是减少毒物吸收。目前认为洗胃时间(<6小时)可延长,因可减少肝肠循环的毒物重吸收,呕吐剧烈者可不洗胃,可给予大量药用炭吸附毒素。也可予以口服硫酸镁导泻、温肥皂水高位灌肠及持续十二指肠引流以排除肠内毒素。
4.2解毒治疗目前国际上没有证明完全有效的解毒剂,双环类毒素中毒的患者可使用含巯基的解毒药,作用机制可能为含巯基的化合物可以和双环类毒素结合,使其毒力减弱。常用的有二巯基丁二钠和二巯基丙磺酸钠。
4.3支持及对症治疗
4.3.1 各型毒蕈中毒的胃肠炎期均应积极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4.3.2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治疗肝衰的药物为青霉素G[30万-100万U/(kg·d)静脉注射]和益肝灵[20—50mg/(kg·d)],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肝细胞摄取毒伞肽。如病情严重发展为肝脏衰竭,则最终的治疗为肝移植。
4.3.3 如有肾功能损害的,应早期应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来消除毒物,但有部分病人可发展至尿毒症,最终需要肾移植治疗,目前认为在急性中毒后9个月后再予以肾移植是安全的。
4.3.4对于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的,可予以阿托品皮下或静脉注射,在出现轻度阿托品化时方可停药,严重者可反复应用,如伴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则慎用。
4.3.5 对于有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症中毒的病例,特别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炎、严重肝损害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例均应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输血、换血。
4.3.6有变态反应的,可应用抗过敏药物。
4.3.7对于甲基肼类化合物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可试验性予以大剂量维生素B。及亚叶酸。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可予以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
4.3.8 昏迷患者应予以常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5结论
毒蕈中毒在世界有野生蘑菇生长的地方都有发生,由于其存在潜伏期,且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故对有进食野蘑菇病史的患者,应考虑有否毒蕈中毒的可能性,对同时食用而未发病者,也需视为病人对待,予以及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因此避免毒蕈中毒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免食用不明毒性、未经检验合格的蘑菇。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